Language

李文華團隊發現, 抑制自體免疫細胞過度活化的機制反成淋巴結內乳癌細胞壯大的利器

當乳癌細胞轉移到腫瘤引流淋巴結(tumor-draining lymph nodes)時,這個病理資訊除了讓醫師瞭解乳癌病人腫瘤惡化的程度,在手術治療上,是否有必要做處理的抉擇,至今仍舊有爭論。基因體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兼中國醫藥大學校長李文華院士所帶領的團隊,證實腫瘤引流淋巴結內的免疫細胞會分泌TGF-β1促使腫瘤引流淋巴結內的乳癌細胞增加IL-17RB的表現,因此增加了乳癌細胞擴散的能力。這個發現,除了提供醫療診治的充分資訊,進一步發展IL-17RB抗體,用以治療乳癌的重要性也更加顯著。

人體全身除了由血管連通負責輸送之外,淋巴管也是一個遍布全身且整體連通的系統,因為不像血管有來自心臟的壓力,所以流速較慢,適合細胞通過。所以,對於蠢蠢欲動,打算開疆闢土,離開原居住地的癌細胞,這是一個上好的通道。癌細胞穩穩地在淋巴管內流動,更可以在下一個驛站先休息一下,而這個休息點,就是我們的淋巴結。在醫學上,連通腫瘤的淋巴結,稱之「腫瘤引流淋巴結(tumor-draining lymph nodes),簡稱為TDLN。

本研究第一作者黃世嘉博士表示,在黑色素瘤的診療上,已有數據證明切除腫瘤附近的淋巴結,對於預後有正向關聯,但是,在乳癌的治療上,卻還沒有一定的說法。甚至有一些人認為,乳癌細胞在淋巴結內,並不會特別有影響力,這個轉移的資訊,多用於判定癌症的期別為主。

 

2017Tregs team 
李文華院士(右)與本研究第一作者黃世嘉博士(左)

 

研究團隊為了要一探究竟,和台大醫學院多位醫師一起合作,展開一連串的研究工作。

在淋巴結這個微環境內,其實充滿了各種免疫細胞,對於癌細胞好像並不是一個安身立命的地方,為什麼癌細胞會選擇往這裡跑呢?研究團隊發現,在這一大堆的免疫細胞哩,有一種細胞Tregs,是「Regulatory T cells」的簡稱,屬於「調節性免疫細胞」。Tregs原本的任務,在於當其他免疫細胞過度活化時,負責出面制止,是一個矯正型的角色。然而,當乳癌細胞進到一個淋巴結後,Tregs所分泌的一種TGF-β1分子,卻恰好助長了乳癌細胞內IL-17RB基因的活化。

 

2017Tregs Synopsis figure 3 
TDLN 內的Tregs 分泌TGF-β1活化乳癌細胞的IL-17RB基因,因而促進乳癌細胞的擴散能力。

 

實驗也證明,如果把小鼠體內的腫瘤引流淋巴結的Tregs剃除,會抑制腫瘤引流淋巴結內癌細胞的IL-17RB基因的活化與癌細胞的毒性。另外也發現把小鼠體內的「腫瘤引流淋巴結」用手術移除,乳癌細胞擴散到其他器官就大幅度的降低。這個結果,對於在診治上仍然不太確定是否要切除淋巴結的醫師,提供了一個明確的指標資訊。

IL-17RB是李文華實驗室長期研究的一個基因,會促使乳癌細胞的毒性大增。這個研究的發現,也再次確認,發展抑制IL-17RB的藥物,在治療乳癌上,是一個可行的方向。

參與這個研究的人員,除了在基因體研究中心的研究團隊外,還包括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外科部的張金堅醫師、黃俊升醫師、郭文宏醫師,及病理部的鄭永銘醫師等人。另外要感謝基因體中心蕭宏昇研究員提供動物實驗的協助,這個研究的相關論文「TGF-β1 secreted by Tregs in lymph nodes promotes breast cancer malignancy via up-regulation of IL-17RB」,已於十月九日發表於發表在EMBO Molecular Medicine。

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