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 專題報導

    根治慢性B肝現曙光:Siglec-3 (CD33)是B肝病毒的免疫檢查點

    慢性B型肝炎病毒(HBV)是亙古以來糾纏人類的老問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資料,B型肝炎影響全球約2.57億人,在華人地區,包括大陸地區、台灣和東南亞,特別盛行,平均造成每年約88萬人死亡。

  • 專題報導

    CLEC18A基因單一胺基酸的變異可倍增抗病毒的免疫力

    CLEC18A是C-型凝集素(C type lectin)的一員,而C-型凝集素一直被認為與生物體內的免疫反應相關。基因體中心特聘研究員謝世良團隊發現,CLEC18A在抗病毒的免疫反應中,擔任監測哨兵TLR3的助手,兩者結合會增強免疫訊號的傳遞。此外,CLEC18A基因序列第339號胺基酸所展現出的兩種型態,對訊號傳遞產生了不同的效果,顯示出單一個胺基酸的變異,就足以改變體內的免疫反應。這個研究的論文已發表於Communications Biology

  • 專題報導

    簡化「新冠病毒」用藥「瑞德西韋」製程,為新型傳染病「立百病毒」的防禦做準備

    「新冠肺炎」的疫情在全世界已經延燒多時,隨著新的突變種陸續被發現,完全沒有消停的跡象。美國吉利德科學公司 (Gilead Sciences, Inc.) 研發的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相繼獲得美國、日本和歐洲各國批准,成為全球第一個獲證用於治療「新冠肺炎」的藥物,台灣食藥署也批准有條件上市。

  • 專題報導

    李文華團隊從細胞癌化環節內找出胰臟癌轉移的罩門

    治療胰臟癌棘手的難題之一,就是確診時通常癌細胞已經轉移了!中研院基因體中心李文華研究團隊持續鑽研,不但確認IL-17RB對於胰臟癌的轉移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並循線摸索出更清楚的癌化訊息傳遞機制,他們打造出胜肽藥物,專一的阻斷致癌訊息傳遞,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和轉移,從動物實驗上,獲得顯著的成效,可以有效延長罹胰臟癌小鼠的壽命,而且不會影響正常的免疫反應,證實出這個線索可以提供抑制胰臟癌轉移的最佳解決方案。

  • 專題報導

    橋粒蛋白DSG2是牽動乳癌生成與轉移的要角

    由於醫療科技的日新月異,乳癌的平均五年存活率已高達90%,但是,轉移復發仍舊是患者的噩夢,一旦發生轉移,五年存活率從90%陡降到30%。因此,目前乳癌治療的重點,除了針對原發性腫瘤外,更重要的是得想辦法不讓癌細胞轉移。

  • 專題報導

    從現有藥物和保健品找出有效對抗新冠病毒感染的藥方

    2020年COVID-19挾著驚人的傳染速度席捲全球,面對這一個不斷改版升級、至今已經有三十萬種突變的對手,各國無不卯足全力應戰。在疾病的預防上,近來多家藥廠的疫苗陸續上市,但是這次面對的是隨著地域隨時改裝自己、隱入人群的智慧型病毒,中研院院士翁啟惠的團隊分析「全球共享流感數據倡議組織(GISAID)」病毒基因資料庫,發現在病毒棘蛋白1273個氨基酸序列中,有超過 1000 個氨基酸會產生突變。因為病毒的突變不斷的在進行,對疫苗及抗體的發展是一大挑戰。

  • 專題報導

    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登峰計畫成果(2006-2020)

    自2003年SARS疫情爆發後,有鑑於我國尚未建立自己的完整研發能量以因應突發的新興傳染病及其他重大疾病;加上中研院的基礎研究也緩不濟急,尚未銜接轉譯研究,將基礎研究成果加以驗證,並經由技轉,進行產品的創新發展。為此,李前院長爭取額外特別經費,邀請翁啟惠院士於2003年回國擔任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主任,並於2005年受命統籌規劃與推動登峰計畫,自2006年開始執行,當時基因體研究中心相關領域研究人員尚未到位,故決定邀請院外臨床醫學專家學者及院內新藥研發及病毒研究同仁加入,歷年來共有院內11所,院外8單位,超過110位研究人員及90個實驗室共同參與研究。

  • 專題報導

    TDP-43 是讓阿茲海默症加速惡化的幫手

    阿茲海默症是最常見的失智症,失智症並不屬於正常的老化現象,而是一種大腦疾病。其症狀不僅是記憶力減退,還會影響其他認知功能,包括語言、空間感等各方面的退化,嚴重程度足以干擾日常生活。

  • 專題報導

    嵌合並單醣化血凝集素,做出可抗人及禽流感的廣效疫苗

    雖說接種疫苗是預防流感的最好方法,流感疫苗的施打也已經行之多年,但是,流感病毒不斷地突變仍然是科學家的痛。打造廣效流感疫苗,對抗各種異株(cross strains)和不同亞型(cross subtype)病毒成了終極目標。

  • 專題報導

    白扁豆萃取蛋白可阻斷新冠病毒入侵

    基因體研究中心的一個研究團隊,集結多年來在傳染疾病、醣蛋白、以及中草藥等領域的研究心血,找出了一個簡易可行的方法,不但能成功防止多種流感病毒入侵,更能夠有效阻斷新冠病毒的傳播。這個研究由馬徹老師主導,並在研究期刊Cell Reports發表論文,詳述他們的發現。

  • 專題報導

    首創可攜式質譜儀 瞄準生物分子檢測

    還記得電腦小型化的過程嗎?當年擁有IBM巨型電腦的單位是多麼的神氣,要進入機房還得先換上拖鞋!後來,小型化的推展就像浪潮來襲,一波還比一波強,今天,人手一機,能做的事,遠超過那台放在機房裡被膜拜的巨型電腦。

  • 專題報導

    發掘三醣體可抑制硫酸酯內切酶 解退化性關節炎初始機轉之謎

    隨著年紀漸長,許多人受關節退化所苦。事實上,退化性關節炎大多來自於軟骨組織的磨損,軟骨組織包覆在膝蓋骨上提供緩衝的功能,一旦軟骨組織變薄變少,開始磨損,就會導致退化性關節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