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隨著疫苗施打普及率提升與群體免疫效應等催化下日益趨緩,各國分分解封。然而近期所產生的新型變種病毒株仍具備威脅,不容小覷。面對疫情極有可能有未知的發展,應付變種病毒,中和性抗體將成為對抗新冠肺炎病毒的最後防線。中研院與台大醫學院研究團隊聯合發表新冠肺炎突破性研究... Read More
被圈住的心靈Part II: 探討基因型、環狀RNA與自閉症間的因果關係網路
繼首度建構自閉症腦組織的環狀RNA與基因間調控網路圖譜之後,基因體研究中心莊樹諄老師團隊進一步結合不同型式的體學資料(omics data),以大數據分析與一系列因果關係的統計模型,提出判斷基因型、轉錄體(環狀RNA、微RNA、信使RNA)與自閉症間的調控與因果關係的流程... Read More
MEX3A抑制p53介導的鐵依賴型細胞死亡以促進卵巢腫瘤生長
婦癌中,卵巢癌盛行率雖低,死亡率卻名列前茅,五年存活率僅48.6%。特別是亞洲盛行、具抗癌基因p53的卵巢亮細胞癌,其預後差、抗藥性及復發率高。黃雯華研究團隊發現,MEX3A能抑制p53調控的鐵依賴型細胞死亡,讓癌細胞能壓制p53抗癌功能,進一步生長與惡化。 Read More
結合抗CLEC5A單株抗體 院內感染新方針
綜觀全球院內感染的常見菌種中,綠膿桿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可說是最常見的致病菌之一。其多好發在長時間在醫院接受治療的慢性病患者,由於免疫功能低弱或老化而易受到感染。現今已有數種常用抗生素可用來對抗綠膿桿菌感染,缺點是劑量用量高... Read More
過度磷酸化TDP-43蛋白在神經退化疾病的機制現形
本中心陳韻如研究員長期投入在與蛋白質錯誤折疊相關的神經退化性疾病研究。其團隊觀察到,在患有額顳葉失智症和漸凍症的病人檢體中,過度磷酸化的TDP-43蛋白也會大量表現。『既然如此,那一定是還有甚麼未知的機制!』出自於好奇,開啟團隊更近一步的探索。 Read More
首揭IL-17RB抗原晶體結構 單株抗體邁向人類化
本中心馬徹研究員與李文華特聘研究員團隊解開IL-17家族中的IL-17RB如何促進癌症生長的機制,並且開發出可適用在人體上的中和單株抗體1B12用來抑制這項機制。在原位癌實驗鼠模型中,顯示1B12可以有效減緩胰臟腫瘤的生長與轉移。這項研究成果近期已刊登在國際期刊《細胞報導》(Cell Reports)。 Read More